Class 課程

Dangling Modifiers 不連接的修飾語 aka 垂懸修飾語

我的老天鵝啊,沒有想到我竟然懂了 dangling modifier 這麼困難的東西

#還以為這輩子不可能搞懂文法

以往覺得雙語老師講文法會比較容易懂,但經過這幾十天的經驗覺得還是很看老師。
雙語老師大部分都會像教數學公式那樣,本來就數學苦手了,看到一堆 sth + was + p.p. / sb + past v. + sth 更是直接放棄,當然也是有少數比較有邏輯的文法書(以後再來說)

自從報考多益後,這一個月來同時在用語法 app 學,裡面的講解都是英文,但就比中文好理解多了,雖然要背的還是一樣會大辣辣地說:「啊我們都是這樣講的,沒有原因吼」

但至少知道這個是要認命找語感背的,而不是所有都套用一套公式 —— 對,他ㄇ的我就是討厭公式啊,然後公式就算了,還有一大堆例外?那到底公式有何意義?到底懂不懂什麼叫「公式」?

是的,我常陷入這種邏輯太好的人才會有的煩惱。(邏輯好的人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文法有公式、公式還有例外)

好了,回來寫正題。

我愛死了這堂課的詭異句子,再加上老師的精湛演技,讓我印象超深刻又覺得上課超好玩!

簡單來說,不連接的修飾語就是指「這個句子少了主詞,讀起來很怪」,在第二個句子中修飾第一句沒有表明的主語,就叫 Dangling Modifiers,舉例:
Having been thrown in the air, the dog caught the stick.
這個句子讀起來語意不清,到底是什麼東西扔在空中?
揪竟又是誰扔過去的?是狗被扔在空中嗎?狗扔在空中然後狗咬住了棍子嗎?

好吧,雖然某些時候可能指的是「不知道是誰把狗扔到空中去咬一根棒子」,但這狀況還是不常見的是吧?

要避免寫出這樣的句子,把握幾個簡單原則:

  1. 先標明第一段句子第一個名詞,以及第二段第一個名詞,看看他們是否有關連?
    以上例來說,第一段 = air = thrown in the air;第二段 = dog
    dog thrown in the air….. 狗在空中扔過去 … 嗯不對
    所以我們得出了句子主語不對的結論,要修飾句子
  2. 把句子改成主動式或被動式,主詞是有生命的物品就用主動式,沒有生命的就用被動式
    這就是上面那個公式的由來
    sth + was + p.p.
    sb + past v. + sth
  3. 所以句子可以改寫成:
    Having been thrown in the air, the stick was caught by the dog.
    thrown in the air = stick ,這樣就對了。
  4. 改寫成主動式:
    When he threw the stick in the air, the dog caught it.

其他線上語言課程推薦


Author

英文 (CEFR C1 / TOEIC 985) 與西班牙文 (A2) 學習者;誤打誤撞拿到 TESOL 英文教師證照。英文從 A2 到 B2 花了四個半月。以自身經驗,至今已幫助數萬位學習者找到最適合的語言學習方式。
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